航運業持續低迷,中國造船業形勢的也不樂觀。
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,船舶市場將逐漸邁入下行通道。隨著船舶運力的持續投放及航運市場的表現低于預期,船公司的船舶投資意愿出現大幅下滑。報告顯示,2014年第二季度船公司船舶投資意愿景氣指數為91.37點,較上季度下降14.68點,跌破景氣分界線進入不景氣區間,而這將直接影響造船業。
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信息部副主任譚乃芬近期表示,預計中國2014年和2015年交付的船舶顯著減少,造船業進行整合,全球運力過剩將得到緩解,船東的盈利能力將會提高。
不過滬東中華造船(集團)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早報記者,現在的造船業也在分化,一般船舶市場過剩,但是一些綠色船舶和技術含量較高的船舶目前依然很有市場。
該人士還認為,目前造船業兩極分化已經很明顯,江浙地區的小船廠至少有幾千家已經關門。
近日,澳大利亞柯蒂斯LNG(液化天然氣)運輸項目船舶投資方,以及租船方英國天然氣集團,在香港舉行了“澳大利亞柯蒂斯LNG運輸項目簽字儀式”。
澳大利亞柯蒂斯LNG運輸項目的4艘船舶均由滬東中華承建。該船艙容17.4萬立方米,船長290米,船寬46.95米,型深26.25米,設計航速19.5節(海里/小時)。1號船計劃于2017年9月建成交付使用,2號船計劃于2018年1月交付,3號船計劃于2018年6月交付,4號船計劃于2019年1月交付。
滬東中華的相關人士告訴早報記者,目前該公司已經成功交付了6艘LNG船,并擁有10艘船的手持訂單,是中國唯一的大型LNG船建造企業。上述澳大利亞項目的簽訂,使得滬東中華手持LNG船訂單數量達到了14艘。
公開資料顯示,LNG船是國際公認的高技術、高難度、高附加值的“三高”產品,是一種“海上超級冷凍車”,被喻為世界造船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目前只有美國、日本、韓國和歐洲的少數幾個國家的一些船廠能夠建造。